176赤月合击“祖冲之号”面向全球开放中国176比特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
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、“祖冲之号”量子计算总师朱晓波介绍,比特数是衡量量子计算机可实现的计算能力的重要指标,中国科大“祖冲之号”研发团队在原“祖冲之号”66比特的芯片基础上做出提升,新增了110个耦合比特的控制接口,使得用户可操纵的量子比特数达到176比特。除了比特规模,在其他涉及量子计算机性能的连通性、保真度、相干时间等关键指标上,“祖冲之号”云平台接入的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指标也瞄准国际最高水平,不断在实际中调试提升其性能。
据了解,由于量子计算机研发门槛极高、运行环境严苛、辅助设备复杂等,目前全球接入量子计算真机的云平台很少,更缺少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高性能量子计算机。
为了将高性能的量子计算机真机开放给社会,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、中科院软件研究所、科大国盾公司等多个单位合作,产学研协同建设了新的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,并上线云平台。
“对于社会大众来说,可以利用量子计算云平台进行科普,亲身体验简易的量子计算编程和图形实验等;对产业用户来说,远程访问量子计算机,能进一步探索新应用。”彭承志说,高性能量子计算机和开放共赢的云平台发。
联网就能用上全球领先的量子计算机?这一梦想正走进现实。5月31日,176比特“祖冲之号”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,面向全球用户开放。这不仅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记录,也是国际上首个在超导量子路线上具有实现量子优越性潜力、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,将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软硬件发展及生态建设。
“祖冲之号”量子计算常务副总指挥、国盾量子董事长彭承志认为,量子计算未来可为人工智能、气象预报、资源勘探、药物设计等所需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,其中量子计算云平台是量子计算走向应用的重要一步。